莊廣禮表示,為踐行可持續發展,涂料行業需要關注氣候變化、循環經濟以及社會福祉。目前,全球塑料年產量約4.6億噸,其中塑料廢棄量約3.5億噸,真正回收的僅有9%。伊士曼的碳再生技術及聚酯再生技術,可幫助塑料的進一步回收。伊士曼已在全球范圍內投資22.5億美元,用于興建三座全新的分子回收裝置。
莊廣禮指出,Renew涂料產品在特殊溶劑、聚合物、成膜助劑、樹脂中間體等的再生中有不錯表現,最高可達到100%。同時,cellulose esters纖維素酯作為具有60%的纖維素產品,降低了對石油的依賴。莊廣禮還介紹了回收率達25%的OEM清漆、可以拓寬烘烤窗口新型樹脂2KCC、綠色環保的水性附著力促進劑Advantis T™ 510W、特種胺中和劑ADVANTEXT™-TK、ADVANTEXT™-DM、特殊酮類溶劑MAK等。
黃小鈞指出,艾仕得Nextlet™ Digital Paint Program作為一款創新技術解決方案,能夠有效實現生產過程中碳排放量降低約30%。此外,該程序還以其卓越的性能滿足了市場對于雙色車套色工藝的精細需求,通過單次噴涂即可完成復雜色彩層次的構建,不僅簡化了生產流程,還極大促進了生產能力的提升,實現了生產周期的縮短與效率的大幅增強。同時,這一技術革新也帶動了生產成本的顯著下降,為企業創造了更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艾仕得公司推出的NEXTJET槍嘴設計,作為Nextlet™系統的重要配套設備,同樣展現了高度的技術創新與實用性。其獨立可控的噴嘴設計,能夠根據具體需求進行靈活調整,確保了涂裝質量的穩定與卓越。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該槍嘴融入了先進的再循環流體設計,有效減少了涂料浪費,提高了資源利用率,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成本控制與生產效率提升方面的雙重優勢。
王瑋表示,色彩與心理相關。產品價值分為功能價值、情緒價值、社會價值。色彩能夠影響產品的情緒價值。色彩的流行受時代變化、受眾群體特征等的影響。王瑋指出,當前、灰白藍是汽車主流色彩,紫色、青色等色彩的占比有所提升,汽車涂裝的色彩比例也在變化。同時,不同車型會影響色彩的流行度,如轎車多以亮色、飽和度高的顏色進行展示。未來,女性客戶地位的提升以及個性化、獨特性需求的發展很大程度影響汽車色彩的選擇。
王瑋講解未來汽車涂裝材料的三個發展方向及汽車涂裝工藝的兩大方向。材料方面,低碳化,包括低VOC、低溫化、集成化、生物材質等;個性化,包括色彩多樣性、3D打印發展、AI+調色等;功能化,防曬降溫、吸能充電、發光警示等。工業方面,去涂裝化、強涂裝化有望成為主流
王琛俊首先介紹新能源板塊未來將會閉環,其中涂料將發揮重要作用。立邦致力提供新能源汽車整車涂裝方案,其中在電池包方面,立邦將根據不同結構需求發展阻燃電泳、水性阻燃涂料、快干阻燃涂料、UV絕緣涂料、導熱結構膠等。
王琛俊提到,立邦350高性能被動式防火涂料,具有防火阻燃性、高絕緣性能、高附著力、耐高低溫沖擊的特性,能有效充當最后一道防火屏障。
在電池電芯絕緣方面,王琛俊表示UV、粉末、電泳等成為未來主要發展方向。立邦UV絕緣涂料MCUP910&P920為百分百固含的紫外線固化涂料,無VOC、耐壓絕緣性能優異、可靠的附著力及拉拔強度以及極佳的施工特性,單次噴涂可達到50微米左右。
馬風雪表示,吉利積極響應2045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規劃,不斷推動單車碳排放、工廠碳排放、使用端碳排放的減少,擴大使用綠色能源。目前,吉利汽車綠色涂裝工業包括3C2B工業、3C1B工藝、B1B2工藝、CP工藝等。
在推動綠色環保方面,吉利做了眾多動作,包括使用無磷無氮脫脂、薄膜前處理技術、C1C2水性面漆、免中涂面漆、水性LASD/SDD全面應用,并采用干式紙盒噴漆室、烘干爐預熱回收、熱泵轉輪除濕等環保設備,利用智能開關機、站房智控等智能化系統等。
馬風雪提到有色清漆、有色注塑工藝、鐳雕工藝的利用,這些工藝在降本增效上取到了重要的左右。最后,馬風雪介紹低溫節能耗材工藝、環保減排工藝、前處理電泳材料、中面涂材料、塑料件材料等。
烏欣表示,整車的汽車涂裝,主要集中于材料、設備與運行三個方面。國內整車涂裝工藝已經達到國際較為領先的水平,擁有成熟的技術路線。同時,對汽車涂裝的關注,不僅要從技術角度進行,還要從運營角度進行。
目前,汽車涂裝主要技術路線有低溫化工藝,包括寬溫、中低溫工藝、4WET工藝、低溫一體化工藝等;無過噴技術,達到超高的上漆效率和精準噴涂;粉末噴涂技術,包括發展應用于整車粉末噴涂工藝,完善節能固化技術以及提高顏色能力;覆膜工藝,包括套色及外飾件工藝的改進,打造個性化的顏色圖案。
烏欣著重介紹了顛覆性外飾件覆膜工藝,該工藝在降本增效、綠色環保方面具有創新性;汽車“并行+串行”新組裝形式,為涂裝工業變化帶來新的可能,如零件覆膜、前艙后艙甚至外覆蓋件粉末噴涂+UV固化的可能性。
烏欣還提到了材料驗證的數字化仿真對汽車涂裝的賦能,在確??煽啃缘耐瑫r,有利于提升材料應用驗證的效率,提升項目進度。最后,烏欣表示未來汽車軟硬件的結合,將可以更多的有利于客戶使用與感知的反饋,為汽車涂裝質量的提升與產品迭代將有極大的促進。
陳昉昉表示,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汽車涂裝互聯創新中心為推動中國汽車涂裝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汽車工業舉足輕重,汽車制造業營業收入占制造業營業收入8.5%以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7%左右,汽車消費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左右。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并帶動其他產業發展。陳昉昉指出,中國逐步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風向標,同時邁向市場化發展新階段,成為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的持續動力。國內綠色低碳發展愈發重要,新能源優勢凸顯。同時,新能源汽車國際化進程加速。電池、芯片、操作系統等標志性領域持續進步。商用車新能源化智能化將同步加速轉速。新能源汽車市場會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24年,中國汽車產銷達3100萬輛,出口接近600萬。新能源汽車產銷有望1300萬輛,增速達40%。新能源汽車滲透率60%-70%。細分市場方面,PHEV增長迅速。未來新能源汽車成為出口重要力量。